一别两宽,各生欢喜——中国最早的离婚协议书欣赏
一别两宽,各生欢喜——中国最早的离婚协议书欣赏
昨天,网上流传的一篇男公务员的最具情怀的离婚诉讼答辩状(详见本公众号《一男公务员最有情怀的离婚答辩状》),引起了大家的共鸣。
对那种为国为家操劳前半生——投半脑壳子头发,收一副科级帽子的基层公务员给予了同情,可以说是身同感受。
如果这篇文章无法考究其真实性的话,在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一批唐代文献,里边保存着不少唐人的离婚协议,即“放妻书”。
内容如下:
盖说夫妻之缘,伉俪情深,恩深义重。论谈共被之因,幽怀合卺之欢。
凡为夫妻之因,前世三生结缘,始配今生夫妇。夫妻相对,恰似鸳鸯,双飞并膝,花颜共坐;两德之美,恩爱极重,二体一心。
三载结缘,则夫妇相和;三年有怨,则来仇隙。
若结缘不合,想是前世怨家。反目生怨,故来相对。妻则一言数口,夫则反目生嫌。似猫鼠相憎,如狼羊一处。
既以二心不同,难归一意,快会及诸亲,以求一别,物色书之,各还本道。
愿妻娘子相离之后,重梳蝉鬓,美扫娥眉,巧逞窈窕之姿,选聘高官之主,弄影庭前,美效琴瑟合韵之态。
解怨释结,更莫相憎;一别两宽,各生欢喜。
三年衣粮,便献柔仪。伏愿娘子千秋万岁。
于时某年某月某日某乡谨立此书
意思大体是:
这世上,凡能走到一起,成为夫妇的人,莫不是缘分使然。
前世,今生,来世,三世的缘分凝结,才换你我结成夫妇。
但是缘分也有出差错的时候,如果错了,两个人似乎就相互成了羁绊,成了冤家。故而你我都并不快乐。
既然两个人的心不能够相通,情意究竟不能相投,是否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?
世人相遇皆缘分使然,不如回到缘分的开始,重新做一个选择吧。
就像两条鱼,各自去自己的海里游吧,游啊游,相互忘记这小小的沟渠。
娘子,愿你离开之后,重新梳好你的长发,画好你的眉毛,以最窈窕的姿态,去迎接你新的爱情和婚姻。
愿你,永远被温柔对待,永远有美梦落在枕旁。
我们已走过了一程,尽管并不顺意,但情分永在,切莫相互怨恨。
莫要伤心,心存憎意。你可知道,人生如戏如梦,匆匆就是沧海桑田。
这一别后,山长水远,岁月从此分两边。愿你此后,永享安康喜乐。

比起现在离婚的水火不相容,唐代《放妻书》可以说是语气温柔,遣词风雅,好聚好散。先是追述姻缘,怀想恩爱,然而“结缘不合,想是前世怨家”,只能离婚啦,离婚就离婚,没有你死我活的诅咒,反倒是祝愿妻子打扮得漂漂亮亮,早日觅得富贵佳偶。离婚后男方还要再负担女方三年衣粮,而且一次付清!最后还“伏愿娘子千秋万岁”,读来令人忍俊不禁,尽管是当时的一种程式语言,也让人感受到唐人的包容和释怀,温情和幽默。
- 上一篇:最高法院最新规定: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及无效后的处理原则 2017/10/13
- 下一篇:刑法修正案(七)绑架罪“情节较轻”如何认定 2017/6/15